近日,本报记者分赴湖南、广东、山东、上海等地采访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凭借知识产权优势走向国际,越来越多的行业以知识产权为依托向高端延伸,越来越多的地区依靠知识产权带动了经济发展。
这就是知识产权的力量。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资源要素发生变化,知识产权尤其是以技术创新成果为内核的专利,日益成为影响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与对手竞争的利器。业界流传这样一个比喻:知识产权就像空气。当你坐马车的时候,可能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最多也是微风习习;当你开着跑车疾驶的时候,会明显感觉到风对速度的影响,但总能到达目的地;当你驾驶战斗机在天空翱翔时,空气可能就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这就是说当一个企业或者国家还坐着马车时,知识产权麻烦未必会惹上身,但当你成长到可以驾驶战斗机,对竞争对手具有足够威胁时,为维护并扩大竞争优势,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祭起知识产权的大旗,设置拦截点阻击你前进。此时如果缺少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或许你就得为这场专利战付出惨痛代价。在这方面我国不少“走出去”企业都交过高昂的学费。
当今时代,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近期,美国经济分析局已宣布调整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方式,首次把企业技术研发、娱乐文化等知识产权相关指标纳入政府统计数据中。美国学者认为,这将使当前美国经济高出之前预估的3个百分点,也意味着美国从工业依赖型转而进入以智力资源为主的知识与信息化时代。而欧盟、日本也分别计划在2014年、2016年采用这一核算方式。这表明知识产权正被各国提上更加重要的地位。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未来的日子里,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知识产权的“空气”所形成的强大阻力一定会如影随形。尽管我们用27年的时间实现发明专利累计授权量百万件大关的突破,成为世界上实现这一目标历时最短的国家。但是,目前我国的专利质量和专利转化率还有待提高;大部分行业仍处于技术追赶阶段;相当一部分企业仍是“零专利”水平。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把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立足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